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概况  组织工作  干部工作  统战工作  党校工作  精准扶贫 
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概况>>资料中心>>正文
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4大工程”“10个100计划”的通知
2022-09-13 07:12  




教师〔20223



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牢记

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

活动(20222024年)“4大工程”

“10个100计划”的通知


学校各基层党委(党总支部):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学校党委组织制定主题活动“堡垒先锋”“立德修身”“能力提升”“治理创新”4大工程和“百名青年教师访学计划”“百项青年研究项目资助计划”“百项‘十大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百名青年教学能手培养计划”“百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培养计划”“百个标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计划”“百名优秀青年博士引进计划”“百名青年学术英才引培计划”“百名党员教师先锋选树计划”“百名教书育人先进典型选树计划”等“10个100”实施方案,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1.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堡垒先锋工程”

实施方案

      2.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立德修身工程”

实施方案

3.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

4.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治理创新工程”

实施方案

5.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青年教师

访学计划”实施方案

6.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项青年研究

项目资助计划”实施方案

7.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项‘十大育

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实施方案

8.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青年教学

能手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9.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优秀研究

生导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10.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个标杆基层

教学组织建设计划”实施方案

11.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优秀青年

博士引进计划”实施方案

12.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青年学术

英才引培计划”实施方案

13.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党员教师

先锋选树计划”实施方案

14.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

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教书育人

先进典型选树计划”实施方案



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

2022年95

















附件1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

“堡垒先锋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上级文件规定精神,根据学校《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安排和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形成争做育人大先生、大先生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二、总体要求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党支部实际,以坚持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为基础,以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激发生机活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党支部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活动经常、作用突出的目标,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学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为加快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聚焦三大重点,夯实教师党支部建设基础

1.健全教师党支部政治学习制度。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教师党支部“三会一课”常态督导制度,组织开展专家导学、网络自学、实践研学、支部联学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党员教师的头脑,引导党员教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打造政治、育人双过硬的教师党支部。

2.健全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体系。构建学校党委、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基层党委(党总支部)、基层党支部立体网络工作平台。落实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与教师党支部结对联系制度,班子成员深入参与教师支部开展主题党日、谈心谈话,引导广大教师实现思想、业务同步提升。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落实学校党支部建设有关文件要求,着力健全教师党支部建设制度体系。鼓励教师党支部之间,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之间、与校外有合作关系的党支部之间广泛开展“双结对”活动。通过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等形式,强化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通过开展“党员服务日”、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科普讲座、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搭建服务群众的平台,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实效。加强对支部委员的配备、培训与管理,为“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合理分担工作量,积极探索构建支部建设的有效模式,不断推进教师党支部建设质量整体提升。

3.健全教师党支部保障激励机制。建立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本单位重要事项制度,着力构建在师德考核、选人用人、职称晋升等工作中征求党支部书记意见的长效机制。将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抓党建述职评议与党支部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作为评先评优、干部选用的重要参考。建立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双目标管理”机制,把党务工作经历纳入干部履历,探索党务工作与绩效考核工作量计算、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定关联办法,进一步激发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推进三个融合,推动教师党支部提质增效

4.推进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同频共振。坚持立德树人,建立健全教师党支部在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促进学校中心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先进人物进校园、“师德师风建设月”等活动,推动形成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良好氛围。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评议指标体系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考核内容,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持续改进课程思政方法内容,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推动教师党支部自觉肩负起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打造精品课程思政。

5.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组织实施校级“双创”工程,在教师党支部中立项培育样板支部和特色支部,创建各类基层品牌项目,促进教师党支部在学术科研、团队建设、教书育人等方面提质增效。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和成果转化平台创新设置教师党支部,探索实施“项目组党支部”党建模式,将不同单位的党员骨干教师“拧成一股绳”。实施“百名党员教师先锋选树计划”,通过深化学科攀峰、教学强质、科技攻坚、管理创优等党员教师先锋岗创建工作,推动党员教师带头攻坚克难,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6.推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同向同行。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积极主动地做好在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积极发展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入党。创新教育培养方式,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为教学、科研、管理、教辅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将教师党支部建设纳入学校党建与思政研究课题指南,梳理总结“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法。通过打造师生支部共建群,选拔优秀青年教师、研究生导师等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将党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第一线,在各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探索科研育人新路径。

(三)抓好三个关键,建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

7.完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机制。坚持政治标准,打破专业、年龄、资历等限制,多种方式选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探索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和系、所、中心主任的交流任职。注重培养和推选那些政治业务素质高、党性观念强、思想作风好、善于做群众工作、有奉献精神的中青年教学能手、育人楷模、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

8.实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面向学校基层党支部培育创建若干“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周期为两年,积极探索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可示范可推广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体制机制,推广运用优秀支部书记工作方法,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学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注重配备热爱并熟悉党务工作的青年教师党员中的优秀分子担任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并作为支部书记后备人选进行培养锻炼。

9.强化“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指导。扎实做好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通过党性教育、专题学习、培训班、实地研学等方式,着力提升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切实发挥好“头雁”作用。加强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关怀激励,建立基层党委(党总支部)书记与党支部书记定期谈心制度,每学年至少进行次谈心谈话。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基层党委(党总支部)要坚持把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堡垒先锋”工程实施作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学校《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和重点任务,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动,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成效。

(二)强化组织保障。将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堡垒先锋”工程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作为各基层党委(党总支部)和有关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各基层党委(党总支部)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要聚焦问题,加强投入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领域。

(三)务求取得实效。“堡垒先锋”工程关键成效是作用发挥,体现在教师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上,落实教师队伍在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各基层党委(党总支部)要聚焦“堡垒先锋”工程实施效果,着力在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提升组织力、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等方面下功夫。要加强总结提炼,形成品牌亮点,加强党建宣传,营造浓厚党建氛围。








附件2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

“立德修身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广东医科大学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师德师风建设规范为准则,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引导全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二、工作目标

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引导教师作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作为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大先生”,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工作举措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建设,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常态化学习,重点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引导教师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发挥实践教学优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使教师筑牢理想信念基石。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引导教师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强化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教育的责任担当。健全教师志愿服务制度,鼓励支持广大教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厚植教育情怀。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开展“岗位创新、岗位建功、岗位奉献”创先争优活动,引导教师立足岗位自觉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3.注重文化和精神传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加强校史校情教育,提升教师对学校精神和文化的认同,号召广大教师秉承“立志立德 求真求精”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继承和发扬学“面向基层兴医强医,培育英才守护健康”的责任担当。

(二)培育弘扬高尚师德

1.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采用政策宣传解读、学习研讨、制作“口袋书”、标语宣传、自媒体宣传等形式,强化“教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责任”的职业意识。通过榜样引领、情景体验、实践教育等形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

2.拓展师德教育载体。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建好师德基地,构建师德教育课程体系,优先保证课时,将师德教育课程作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精心设计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强化教师“四史教育”,规范学时要求,在一定周期内做到全员覆盖。强化教师法治教育,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

3.加强师德典型选树。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健全教师荣誉制度,设立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奖励,激励教师潜心育人。挖掘和提炼学校历史上和教学中的名家大师的大爱师魂,生动展现学校教师的精神风貌。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建立优秀教师库,推广师德师风建设优秀案例,综合运用授予荣誉、事迹报告、媒体宣传、创作文艺作品等手段,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多层次的优秀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形成院院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局面。

(三)强化师德考评落实

1.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考核机制。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严格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考核,注重运用考核结果,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并取消在教师职称评聘、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项目申报和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的资格。

2.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监督机制。健全师生评教机制,完善学生评教系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等师德问题的监督。建立健全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应对师德突发问题,及时研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措施。设立师德投诉举报箱,建立网上师德监督平台,公布师德投诉举报电话,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

3.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约束机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师德失范行为惩处机制,对于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发挥师德师风年终考核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提醒作用,及时将考核发现的问题向教师反馈,并帮助教师整改。建立健全师德违规通报曝光机制,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四、工作保障

(一)强化党委统一领导

学校党委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配合的大教师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学校党委、学院(教学部)党委(党总支部)、教师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教师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每学期至少研究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二)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

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任主任,分管校领导任副主任,党委教师工作部及组织、宣传、统战、人事、教学、科研、工会、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研究审议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重大事项,指导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三)进一步发挥党委教师工作部作用

建实建强党委教师工作部,选优配齐党委教师工作部专职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委教师工作部制定制度规范和工作规划、统筹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教育、实施师德考核评价、统筹开展教师激励工作、统筹师德违规惩处工作等职能作用,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水平。

(四)加强部门分工协作

学校党委组织部要发挥教师党支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优秀教师的政治引领和和政治吸纳。党委宣传部要加强教师意识形态工作和政治理论学习,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党委统战部要加强对党外教师的思想引领和团结教育。教务处要做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科技处要抓好科研诚信教育,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做好学术不端问题查处。工会组织要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加强教师身心关怀。其他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分工负责,共同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五)压实学院(教学部)直接责任

学院(教学部)要切实履行直接责任,贯彻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严格师德考核评价,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有针对性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要求,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体现在具体业务中,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对拟新聘任教师,严把政治关和师德关,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培养相融合。

(六)健全责任落实机制

学校将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作为学院(教学部)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激励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所在单位年度工作情况的重要参考,作为校内巡查的重要观察点。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根据职责权限和责任划分,对履职不力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要依纪依规问责。




附件3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

“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根据《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广东医科大学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为关键,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任务

到2024年,学校教师的发展制度更加健全完善,教师队伍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育人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师基本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变革需要,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师学历学位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48%。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培养造就一批名家名师和杰出人才、领军人才。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长:分管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校领导

副组长: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

  员:党委组织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各教学、教辅科研机构负责人

四、具体举措

(一)健全完善教师发展制度

1.推动我校健全教师发展体系,完善各类教师发展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保障、激励、督导制度和机制,营造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责任部门:人事处、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

2.持续实施“年轻硕士博士化、青年博士教授化、年轻教授硕导化、卓越教授博导化”“四化”工程,加强教师分层分阶分类培养。(责任部门:人事处)

3.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参与产教医研融合协同育人,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责任部门:人事处)

4.设立教学名师及骨干教师培育项目和专项基金,每年重点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支持优秀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改革,支持建立教学名师工作室,促进优秀教师向卓越教师、教学名师成长。(责任部门: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5.培育一批教师创新团队,开展教学团队培训,着力提升团队教师模块化教学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责任部门: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

6.系统开展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育研究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尤其是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器官系统课程整合教学能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创新与教学改革能力。(责任部门: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7.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提升培训效益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二)夯实教师发展支持体系

1.统筹教师研修、职业发展咨询、教育教学指导、学术发展、学习资源服务等职责,建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健全教师发展组织体系。(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

2.各教学院部成立教师发展机构,通过校院两级管理,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责任部门:人事处)

3.实施“百个标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计划”,发挥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作用,加强系、教研室、专业建设团队、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打造教师优秀教学发展共同体。(责任部门:教务处)

4.建立教师教学发展档案数据库,全面掌握教师教学发展的状态,动态监控教师教学发展的成效。(责任部门: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

5.探索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将培训学分纳入教师考核内容。(责任部门:人事处)

6.鼓励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队伍交流融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责任部门:各教学机构)

(三)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1.实施“百名优秀青年博士引进计划”,年均引进100名优秀青年博士,加强教师队伍基础建设。(责任部门:人事处)

2.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培,发挥好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引育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青年学术英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国家杰出青年、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学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取得突破。(责任部门:人事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实施“百名青年学术英才引培计划”,通过前瞻布局、提早发现、重点跟踪,培养一批学术基础扎实、科研潜力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责任部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支持

1.实施“百名青年教学能手培养计划”,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教学发展活动,整体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

2.实施“百项青年研究项目资助计划”,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加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加快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书育人资源奠定扎实基础。(责任部门:科技处)

3.实施“百名青年教师访学计划”,根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管理服务需要,选派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培养潜力的教学、科研、管理、教辅的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访学、研修、培训,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责任部门:人事处)

(五)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育人职责

1.完善导师遴选标准,实施导师资格与招生资格双审核,构建导师招生资格动态审核与培养质量的联动机制。(责任部门:研究生院)

2.实施“百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培养计划”,建立定期集中培训和不定期专题论坛相结合的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对导师岗位职责、师德师风、学术规范、心理健康和指导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和培训,经常性开展导师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促进导师指导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责任部门:研究生院)

3.建立研究生导师招生指标与导师职责履行、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教学与科研相挂钩的动态分配机制,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转变。(责任部门:研究生院)

4.建立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评价机制,增强导师自身的岗位与职责意识。(责任部门:研究生院)

(六)提升干部队伍的育人能力

1.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统筹,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建立完善干部交流、轮岗、顶岗长效机制,树立正确的导向,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责任部门:党委组织部)

2.完善辅导员的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考核与评价等建设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加大力度,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全面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责任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

3.把提高辅导员立德树人能力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实施“百项‘十大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探索形成具有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可持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责任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

4.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党务工作和辅导员工作人员配备指标要求,持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党务工作和辅导员工作队伍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打造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务工作和辅导员工作队伍。(责任部门:人事处、党委组织部、党委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全面推进(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各责任部门围绕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推进,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各责任部门检视第一阶段完成情况,梳理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聚焦关键、攻坚克难、优化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第三阶段:深化总结(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认真总结实施成效、实施经验,形成总结报告报教师发展中心。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各责任部门要深刻认识我校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能力提升”工程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站位,主动作为。

(二)加强组织。各责任部门要按照分工、抓紧部署,建立相关工作机制,提出明确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任务安排、制度措施、预期成效和责任人等,确保相关政策要求、指标任务落实到位。

(三)做好宣传。各责任部门要广泛宣传,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教师关切,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附件4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

“治理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建立完善、全面、科学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根据《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广东医科大学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系列要求,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为关键,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为我校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专业扎实、素质全面的师资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二、目标任务

到2024年,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通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分类别、多维度全面考核评价高效教师教书育人、科学创新的实绩,强化教师教育教学、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等评价与激励力度,突出教师师德师风评价,实行学术造假和职业道德缺失“一票否决”。营造争做“育人大先生”的教育气氛,创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打造一支热爱教育事业、潜心钻研科学真理的教师队伍。

    三、主要工作

(一)完善高校教师聘用机制

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聘用方式,采取先短期编外聘用,考核通过再转编内长聘的用人方式,落实能进能出的用工关系。深入推进岗位聘用改革,实施岗位聘期制管理,在学校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区别设置分层分类评价标准。以品德、业绩和能力为导向,加强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应用,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结果与岗位聘用业绩考核紧密结合。建立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岗位聘用制度。

(二)推进落实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落实高校职称评审自主权,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实际,创新岗位类型。在职称评审中克服“五唯”倾向,不把出国(境)学习经历、人才称号、专利数量和对论文的索引、收录、引用等指标要求作为限制性条件。单独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职称评审条件,加大教师教学评价,开创各类业绩相互折算通道,用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取代传统单一的评价指标。

(三)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扩大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科学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制定基本工作量考核标准。落实倾斜政策,设立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切实提高专职思政课教师待遇。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推进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下移,从传统的学校大包大揽向分块管理、基层管理的方向转变。不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挂钩。不将SCI、SSCI、A&H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与绩效工资简单挂钩。延长科研工作考核周期,鼓励高水平科研产出,避免急功近利现象的出现。加强教书育人工作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体现,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承担课程命题监考任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并发放一定的绩效工资。

(四)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

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对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不同岗位教师制定不同的评聘要求,分类评价。改进教师科研评价,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细化论文在不同岗位评聘中的作用,不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判断的直接依据。注重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既要评价教师个人的业绩成果,也要评价其在教师专业团队建设中的贡献。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统筹年度考核、聘期考核、晋升考核等各类考核形式,共享考核评价结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评价。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实施改革方案(2022年)。修订学校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发文实施,各单位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推进。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2023年)。根据2022年实施情况,各单位梳理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不违反文件的前提下,对工作流程、细节问题进行优化。

第三阶段:深化总结(2024年)。认真总结实施成效、实施经验,关注重点问题和重点矛盾、攻坚克难、优化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各责任部门要深刻认识我校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治理创新”工程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挥棒作用,提高站位,主动作为,熟知上级有关政策制度,做到既能将上级要求落实落地,又能结合我校实际,促进学校发展。

(二)加强组织。各责任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抓紧部署有关工作,做到整体工作齐步推进,不留一个短板,不落半步距离。明确工作思路、工作目标、任务安排、制度措施、预期成效和责任人等,确保人事制度“治理创新”不因执行效率打折扣。

(三)做好宣传。各责任部门要广泛宣传,一是对学校制度文件进行宣讲,让教师准确理解文件内涵,减少因误解导致的矛盾和舆论风险,二是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附件5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

“百名青年教师访学计划”实施方案


深入实施“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全面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服务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对照“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年至2024年,启动100名优秀青年教师国内外访学提升计划。以开拓视野,汇聚资源,了解学科领域前沿动态,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

二、访学时限

不少于1个月。

脱产时间:国内最长时间为1年,国(境)外最长时间为2年。

三、选派形式

(一)国家和地方选派的国内访问学者。个人按照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要求申请、单位推荐、学校审核上报、录取后签约派出。

(二)国家和地方选派的公派出国。个人按照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广东省教育厅要求申请、单位推荐、学校审核上报、录取后签约派出。

(三)学校选派的国内外访学。个人提申请,单位推荐、学校审核,签约派出。

四、选派条件

访学研修坚持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脱产学习和业余学习两种方式,各单位在确保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教师的访学进修选派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身心健康,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

(二)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三)近三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等次

(四)学科、专业和团队建设需要

(五)申请国(境)外访学的,须具有博士学位和良好的英语(或所赴国家语言)沟通能力。

五、选派程序

国家和地方选派的国内访问学者、国家和地方选派的公派出国人员按照国家和省下发相应通知要求及程序办理。学校选派的国内外访学程序如下:

(一)个人申请。根据访学意向和个人情况,填报《广东医科大学青年教师访学计划申请表》。

(二)单位推荐。各单位按照本单位实际和培养计划,推荐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急需培养的优秀教师。

(三)人事处审核。根据各单位申报情况,人事处进行条件审核,确定推荐访学人员名单及经费预算。

(四)签约派出。签订访学协议后派出访学。

六、经费管理

访学进修坚持公费与自费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经费从人事处师资培训专项经费支出,支出范围包括:

(一)国内访问学者学费。学校选派的国内访学学费不超2万元(人民币,以下同)

(二)出国(境)访学外语培训费。含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达到合格标准;或者参加雅思、托福、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水平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标准雅思(学术类)6.5分、托福网考95分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达到欧洲统一语言参考框架(CECRL)B2级日语达到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三级(N3)韩语达到TOPIK3级。最高不超过1万元。

(三)学校公派的出国(境)访学奖学金。资助标准为每月1万元,不足一个月的资助标准为每天330元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所有费用由访学教师本人承担,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一)未能如期完成访学进修任务

(二)受到访学进修单位的处分的

(三)在访学进修期间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

(四)不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等其它情况。

七、访学脱产期间的工资及待遇

脱产期间,暂停发放校发工资,待回校考核合格后补发。

八、考核要求

在科室或者单位开展一次学习情况汇报或一次学术讲座。回校一周内到人事处报到,填写《广东医科大学青年教师访学回校报到登记表》并上交《广东医科大学青年教师访学业绩考核表》、结业证书等相关资料存档,考核合格后才能报销相关费用。

九、管理要求

(一)进修访学16个月,服务期为1年,以此类推。即每增加6个月访学时间(不足6个月的按6个月计算),相应增加服务期1年。

(二)进修后的服务期从返校后开始计算,服务期与进校工作时的服务期、学历教育的服务期等分别计算,进修培训等脱产不计入服务期。

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参加3个月以下访学的,若所有费用(含培训费、外语培训费、奖学金)自理,则不产生服务期。

(三)服务期内未经同意自费出国或辞职,按违约处理,按服务年限折算收回违约金20000元/年,收回学校支出的学费、培训费、奖学金。

(四)国内访学进修脱产16个月、712个月的需分别间隔1年、2年方可再次申请,国(境)外访学的需间隔5年方可再次申请。学历教育期间不得申请。

(五)因学习需要,需延长访学时间的,应至少提前1个月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获得批准。延长期间一切费用由个人承担,并从延期的第一个月起停发工资。延长访学只能申请一次。对未经批准的延期,按照旷工处理。

(六)学校已发文件若有与本方案不一致的以本方案为准。本方案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附件6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项

青年研究项目资助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实施“百项青年研究项目资助计划”,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青年教师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生力军,是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意味着青年教师肩负着重大责任。青年教师要做大先生,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修养;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要严谨治学,深耕科研,研究真问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肩负起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不断推进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实现。青年教师要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者,要精于授业解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修养,树立高尚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榜样,成为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开展“百项青年研究项目资助计划”专项工作,为教师成为大先生设立重要抓手,并为未来大学教师内涵要素的培育与养成提供示范作用。

二、工作目标

在青年教师中(女性40周岁以下,男性35周岁以下)开展“百项青年研究项目资助计划”专项工作,通过积极引导、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加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加快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书育人资源奠定扎实基础,为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保障。

三、主要任务

利用三年时间,分年度推进,共立项100个青年研究课题,通过项目管理,实现项目预期成效,具体分年度安排见下表1。

表1  分年度分类别立项项目表(2022-2024年,项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党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合计

2022

10

5

5

5

25

2023

10

20

10

10

50

2024

10

5

5

5

25

总计

30

30

20

20

100

四、成立“百项青年研究项目资助计划”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长:丁元林

副组长:谭    赖焱烽  李宝红  倪少凯  万崇华 

黄祖辉 杨劲松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俊领  王丽萍      李本富  李华文  沈廷川

黄耀宁  揭新明 彭立乾 董浩军 谢孝东 蔡丽明

谭健烽

  责:统筹部署,分工协作,落实专项工作。

五、预期成效

1.按照项目申报及验收要求完成四大类、100项项目的立项与结题工作;

2.100名青年人才通过承担项目,得到“大先生”内涵素养的提升;

3.100项项目申报要求的参与成员中有不低于200名本科生、硕士生得到当代大学生全人教育有关要素的训练;

4.部分研究项目的成果应用于或用于改进实验教学课程训练、或作为理论教学拓展的素材纳入理论教学课程、作为案例讲授,丰富理论教学的创新性案例;

    5.100名项目负责人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得到加强、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提升。

六、工作要求

(一)牵头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类项目的立项数,分类安排各类项目的资助金额,严格项目立项管理、过程管理与结题验收管理,从严从实做好项目的各阶段管理工作,注重实效。

(二)协助部门要齐心协力、担当作为、责任到人,并对相关的分类项目在数量上进行合理布局、在内涵指标上严格把握、紧扣项目主题,确保项目实施的实效。

(三)牵头部门与协助部门要分工协作、加强沟通,提升项目立项与管理效率,扎实做好项目的全程管理,争取通过项目的立项与建设,扎实达到预定的目标。

(四)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通过100项项目的实施,不断探索促进多部门协同推进科研管理的工作的有效方法,为未来深入开展有关工作提供可以借鉴的范本。

七、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按照《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及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结构与职能定位,借力学校的有关学科资源,按照项目分类,制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如下表2

表2  项目分类实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项目类别

责任单位

责任人

协助单位

协助单位责任人

工作职责

总责任人

自然科学

科技处

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

李宝红

倪少凯



拟定项目申报指南;拟定项目申报书;项目过程管理与结题验收;项目绩效评价。

丁元林

社会科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万崇华

杨劲松

拟定项目申报指南;拟定项目申报书。


党的建设

党委组织部

 

思想政治教育

党委宣传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赖焱烽

黄祖辉


       





















附件7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项

十大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广东医科大学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以及《广东医科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的文件精神,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建设目标,立足学校的基础和优势,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实施“十大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加快实现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的建设目标。

二、创建时间

2022年2024年

三、创建计划

(一)课程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挖掘提炼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打造30门精品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20名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同频共振。责任单位: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科研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

推动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支持计划,完善创新团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团队持续建设机制,进一步发挥其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育人作用。遴选10个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专家、选聘10个学生科研工作室导师,培养选树10个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筑牢科研育人根基。责任单位:科技处、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

(三)实践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

建设15个优秀实践项目,实践项目在方向上能够鲜明展现专业特色,内容上能够结合社会需求,通过医学生服务社会的行动,展现医学院校育人实际成效和医学生服务社会成效,实现医学生思想品德、政治素养、理想信念与关键能力的提升;项目实施不少于3年,具有明确的项目规划、运作模式,形成稳定的服务队伍,根据《广东医科大学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要求,合理配备项目指导老师,在实践过程中形成长效性的地方合作意向,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的实践活动,能够为参与学生提供时长认定、培训参与平台;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责任单位:校团委

(四)文化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

实施“立德树人”文化工程,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持续开展“爱校荣校、思源感恩”教育,培育、选树和宣传20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推进“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创建10个校园文化品牌。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

(五)网络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安全教育周”“网络育人优秀作品展”等网络文化活动,按时代风貌、校园风采、社会纪实、创意设计等,涵括微视频、微电影、动漫、摄影、网文、公益广告、音频、校园原创歌曲、其他类网络创新作品等9类作品,创建15个广东医特色的网络文化精品。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

(六)资助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

扎实推进“砺志强能”提升计划,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学生资助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让学生健康成长。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者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选出10名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爱岗敬业,积极奉献,认真钻研学生资助工作,在贯彻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过程中有方法、有创新,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热爱学生资助工作,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的老师。责任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

(七)心理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

充分利用“5.25”心理健康节、“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心理育人宣传活动,建设10个心理育人活动品牌,不断创新和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载体,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影响力,深入贯彻育人育心的理念。责任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

(八)管理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

立足依法治校,不断增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责任担当,选树一批管理育人先进典型模范。培育10个“管理育人示范岗”、立项10个优秀辅导员工作室,评选10名最美辅导员,不断提升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责任单位:校长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

(九)服务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

立足服务水平,规范服务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增强管理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以师生满意度作为评价服务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主要指标,改进工作作风,让最美后勤人、最美楼管、最美图书馆员等成为学校的时尚。选树20名服务育人先进典型模范,培育10个“服务育人示范岗”,不断增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责任担当。责任单位:校长办公室

(十)组织育人精品项目建设计划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育人基础,深入开展“铸魂强基·党建领航”行动计划,开展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建设10个学科攀峰党员示范岗、10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评选表彰一批抗疫党员先锋;深化群团改革,发挥各类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培育建设10个优秀社团。责任单位:党委组织部、校团委

四、资金预算

本计划申请三全育人专项经费30万元,每年10万,具体预算见下表。

经费预算

项目

建设内容

经费(万元)

备注

2022

2023

2024

合计


课程育人

精品项目

30门精品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每门2000元

2.0

2.0

2.0

6.0

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经费开支

科研育人

精品项目

10个科研育人示范项目,每个项目5000元


2..5

2.5

5.0

三全育人专项经费开支

实践育人

精品项目

15个优秀实践项目,每个项目2000元

1.0

1.0

1.0

3.0

三全育人专项经费开支

文化育人

精品项目

10个校园文化品牌,每个5000元

1.5

1.5

2.0

5.0

三全育人专项经费

网络育人

精品项目

15个网络文化精品,每个2000元

1.0

1.0

1.0

3.0

由学生处易班经费开支

心理育人

精品项目

10个心理育人活动品牌。每个活动2000元

0.6

0.6

0.8

2.0

由学生处心理经费开支

管理育人

精品项目

10个优秀辅导员工作室。每个5000元

1.5

1.5

2.0

4.5

三全育人专项经费

组织育人

精品项目

10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每个1000元

0.3

0.3

0.4

1.0

三全育人专项经费

10个优秀学生社团,每个2000元

0.6

0.6

0.8

2.0

三全育人专项经费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协同合作。各责任部门牵头,协同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分工合作,对照建设目标,把握建设时间,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夯实创建示范项目或者示范岗的主体责任,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以创促建、以创提质、以创争优,推动工作上台阶。

(二)规范细致,力求实效。在创建、树典型过程中以点带面,规范创建的流程与要点,争取在达成创建与培育目标过程中在质与量上上台阶,朝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各完成单位将各项精品项目建设目标平均分解到每年,每年年底对建设成果进行检验,通过发文表彰、故事分享会等举措巩固个人典型评选成果,各立项项目提交验收材料,并可通过开展走访调研等方式,修正建设方案,力求下一年更好实施计划。


附件8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

青年教学能手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对学校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全面提升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适应信息化时代教与学的变革需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教学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根据《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广东医科大学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对照“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年至2024年,通过“建库育才选优”的方式,每年培育3035名,三年共计100名青年教学能手,以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教学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青年教师队伍,为新型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为我校45岁以下青年教师。

三、培养程序

(一)建库。每年由各学院(部)选送不少于本单位45岁以下青年教师总人数的30%的青年教师组建广东医科大学青年教学能手培养对象库,近3年新进教师自然进入。

(二)育才。通过系统开展青年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育研究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三)选优。每年开展“广东医科大学青年教学能手”的评选工作,评选对象从广东医科大学青年教学能手培养对象库中产生,具体条件及实施细则由教师发展中心与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商定后公布、推进。

四、具体举措

(一)理论专题培训

采取“走出去”结合“请进来”的系统化、立体化、常态化、全方位的教师培训方式,通过举办1次师德师风培训、1次课程思政培训、1次混合式教学培训、1次一流课程培训、1次教学研究培训、1次课程整合培训、1次教育技术与平台培训、1次创新教学培训、1次教学成果培育培训、1次教学竞赛技巧培训等10次专题培训,推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青年教师导师制

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培养对象确定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指导老师(简称导师),导师根据培养教师的所学专业特点,由相同或相近学科的教授、副教授担任。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学习教育思想理念、教学方法技能、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研究以及教学生涯规划等,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三)教学实践与督导

青年教学能手培养对象每个月至少听相关专业的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授课12次。学校教学督导小组和各学院(部)教学督导组对其课堂教学、实验课讲授、备课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和指导,每学期要对每位青年教师听课23次,同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并及时反馈意见和信息。

(四)教学交流

青年教学能手培养对象在三年内需至少参加一次校级及以上级别的教学竞赛。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等部门和各学院(部)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比如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专业技能竞赛、教案评比、微课制作大赛、课程改革等,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在竞赛中互比互学、共同进步。同时,每个学期至少举办次不同形式的教学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为青年教师提供交流、分享、学习教学的经验、技巧与心得的渠道,在交流、分享过程中获得教学能力的提升。积极邀请学校教学名师、校内外省级教学竞赛获奖教师分享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经费管理

全校性培训活动或项目所需经费从学校职工培训经费及教师发展经费中列支,学院自主开展的培训从学院经费列支。

六、实施组织与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培养计划由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实施,党委教师工作部、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各学院(部)协助落实。各部门、各学院(部)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好此次工作。

(二)加强支持力度。各单位、各部门应深刻认识本次培养计划的重要性,持续跟踪培养计划实施效果,不断加大各项活动支持力度。

(三)加强氛围营造。通过树立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宣传教学能手的经验,形成良好教风。青年教师要以此次培养计划为契机,肩上担起“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手上磨练好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基本功,以饱满的干事热情,为学校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创造辉煌。


                        



附件9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

优秀研究生导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为持续深化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动研究生导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综合素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按照学校党委开展“牢记初心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20222024)”主题活动的工作要求,开展“百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培养计划”系列活动,全面加强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实施“百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培养计划”,旨在通过系列活动,以活动促实践、以实践促交流、以交流促提升,健全导师评价机制,完善导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师德高尚、专业知识精通、教学业务能力强、学科知识拓展面广、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的“专家型导师”,力争在三年内培养100名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导师。

二、活动时间

2022年6月2024年6月

三、活动对象

广东医科大学全体研究生导师

四、主要内容

(一)聚焦内涵建设,紧扣“导什么与怎么导”主线,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

聚焦政治理论、导师职责、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师德师风、教育政策、教学管理制度、指导方法、科研诚信、学术伦理、学术规范、心理学知识等方面内容,持续强化导师思想政治引领和业务指导能力提升。邀请校内外学者、教育专家、优秀学术规范指导名家等以授课、专题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培训,每年学校层面至少组织开展12次导师培训会议,学院层面至少组织开展23次导师培训会议。

1.开展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专项培训。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培育高尚师德师风,营造良好的导学关系。通过培训,使导师对我国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形势、对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具体要求和长远规划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引导导师认真履行指导教师职责,成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开展研究生管理工作规范精准培训

导师招生工作专题培训会传达学习学校的招生相关文件政策、通报研究生招生复试情况、介绍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工作以及招生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通过培训,利于导师掌握目前招生现状及招生过程中的风险点,为招生工作奠定基础。

导师培养工作专题培训会:研究生培养过程相关规章制度学习、政策解读、研究生培养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等教育教学工作探究交流,研究生导师课程思政培训。

导师学位工作专题培训会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规章制度学习、政策解读、学位论文盲审及答辩等方面经验交流等。

3.开展新聘任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开展新聘任研究生导师的“岗前必修课”,课程内容可包括了解我校教育发展状况、学习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政策、理解研究生导师职责要求,课程中导师相互讨论、交流学习。

4.开展研究生导师代表校外调研活动。定期组织研究生导师代表走访、调研省内外相关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管理方式、研究生培育模式、创新教学教改方式方法,通过走访调研,促进学校研究生导师深度思考,在实践中自我优化。通过评选优秀导师,以采访、人物报道、名师讲座等方式大力宣传优秀研究生导师,从而起示范引领、推广经验的作用。

5.开展研究生专题工作培训会议。通过专题培训、经验交流、案例研讨等开展形势政策和工作指导培训会,或者思想教育和工作部署的动员会。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活动,引导研究生导师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爱校荣校和诚信道德教育。强化研究生导师知史爱校,行动建校,奋斗荣校的意识,筑牢道德根基,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开展导师专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导师座谈会等方式,围绕“心理健康”“危机处置”“防范电诈”“创新创业”等学生重点工作对导师进行系统培训。

(二)发挥专家教授领航作用,弘扬先进典型,强化人才培养全过程指导

实施“校领导领讲教授专家主讲优秀导师系统讲名师名家讲堂”培训计划,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为广大导师研究生培养工作答疑解惑,分享成功指导经验。

1.校领导领讲。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轨迹、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学关系、研究生导师的岗位职责要求等专题报告。激发广大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育才积极性,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

2.教授专家主讲。围绕研究生导师成长发展,分享科研实践、团队建设的宝贵经验,鼓励青年导师增强勇于创新的胆识勇气和持之以恒的坚韧毅力。

3.优秀导师系统讲。围绕研究生教育与导师职责,针对学校、导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做好导师的角色定位和责任义务,结合工作经历,分享导师培训的经验做法,引导广大导师主动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履行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4.名师名家讲堂。通过开展“权威论坛”、沙龙式培训,聘任著名专家、名师就目前导师队伍面临的重要问题与对策进行培训辅导。充分利用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优势,邀请港澳优秀导师指导带领校内导师提高业务指导能力。

(三)校、院、团队三级联动, 线上线下结合,搭建常态化导师培训体系

1.构建学校培训、学院培训、团队培训三级培训体系,丰富导师培训内容形式,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灵活开展对研究生导师的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培训,确保研究生导师培训全覆盖,切实保障导师教育工作水平提升。

2.结合省校两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宣传表彰活动,统一划定时间作为导师培训周,各培养单位在培训周内根据各自工作实际,自定时间、自主组织新导师集中培训。主要聚焦政治理论、导师职责、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师德师风、研究生教育政策、教学管理制度、指导方法、科研诚信、学术伦理、学术规范、心理学知识等方面内容。

     五、评选办法

(一)评选对象

优秀导师评选范围为培养研究生的在岗指导教师,即所有完整指导过我校一届以上研究生且在评选年度仍从事研究生教学和指导工作的研究生导师,但近年没有负面情况。

优秀导师分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其中科研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限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申报,实践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限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申报。

(二)评选条件

1.课程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的评选条件

重视课程思政教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自觉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育人效果显著。

近五年每年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符合时代特色,授课水平高,教学效果好。

积极开展研究生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工作,在教改研究、教材建设或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较突出成果。

2.科研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的评选条件

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抄袭剽窃、实验作假、数据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培养研究生具有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近五年至少主持1项国家级在研科研项目,并在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至少3篇高质量学术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

近五年指导的研究生普遍参与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更高级别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

3.实践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的评选条件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研究生在参与过程中增强实践能力、涵养家国情怀。育人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各类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通过强化和规范项目管理、创新实践形式提升育人效果。

近五年至少主持1项市厅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或1项横向项目(横向项目人文社科类经费不少于10万元,自然科学类经费不少于30万元),并在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至少1篇高质量学术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或有案例入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案例库,或取得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排名前三)等突出的实践创新成果。

近五年指导的研究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工作、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或志愿服务,有高水平学科竞赛获奖或专业实践成果。

六、经费支持

全校性培训活动或项目所需经费从研究生业务经费中列支,学院自主开展的培训从学院经费列支。

七、实施组织

(一)加强组织领导。活动计划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牵头实施,党委教师工作部、各学院协助落实。按照《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优秀导师团队评选办法(试行)》(校研究〔2021〕5号)规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评选的组织与表彰工作。

(二)加强支持力度。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深刻认识本次活动计划的重要性,持续跟踪活动计划实施效果,加强各项活动支持力度,保障活动场所及相关办公设施,为导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

(三)加强结果应用。完善激励机制,将评优结果纳入各类评奖评优、职称评审等的优先条件。













附件10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个

标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广东省新时代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广东省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精神,根据《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广东医科大学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的要求,为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发挥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作用,健全教师发展组织体系,打造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促进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制定本方案。

基层教学组织是教师教学共同体,是落实本科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成长与发展、组织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承担群体性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等的最基本教学单位,具体包括:教研室(或系,含课程教研室、虚拟教研室、名师工作室)、专业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包括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产业学院、未来学院、书院)等。

一、指导思想

(一)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推动我校基层教学组织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履行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

(二)坚持标杆示范。坚持高标准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师德高尚、师能卓越、结构合理的标杆基层教学组织,形成可供示范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三)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锐意教学改革,探索教学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变革、教学学术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各教学单位探索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式,鼓励跨学科、跨院系探索建立目标共定、组织共建、过程共管的新模式,鼓励组建校企、校地、校校联合的协同育人中心,打造校内外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

二、建设目标

计划分三年完成100个标杆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第一年完成50%,第二年完成30%,第三年完成20%,包括40个标杆教研室(系)、30个标杆课程教学团队、20个标杆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和10个标杆专业教学团队。

三、基本要求与职责

(一)基层教学组织基本要求

1.有教学经验丰富、富有开拓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的负责人,有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人员队伍,成员原则上应包括对应课程(群)的所有专任教师,数量一般不低于5人。

2.有稳定的课程建设方向或专业学科发展方向,承担饱满的教学或教学研究任务。

3.有开展教学或学术活动的软硬件实力。

4.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基层教学组织主要职责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方针政策,督促教师严格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和教学纪律规范,树立良好教风,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始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2.优化教学活动。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组织落实教学任务,规范课堂教学,严格学业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效果。加强对各教学环节(如备课、授课、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考试考查、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开展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和持续改进。

3.推进专业建设。加强对相关学科、产业、领域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研究,参与制定、落实专业建设规划,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促进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发挥在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4.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组织制定或完善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教学大纲,加强特色鲜明的一流课程建设。组织教师集体精心备课、磨课,促进教师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德育教育资源,将最新的学科前沿、产业发展、科(教)研成果和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选用或编写高水平优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深化教材、教辅资料、课件、题库、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建设。

5.强化实践教学。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规范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强对课程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指导和管理,落实各类实验教学场所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导学生开展学科竞赛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凸显专业特色。协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6.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组织教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加强教学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组织相互听课、教学观摩和教学竞赛,开展同行评议。

7.促进教师教学发展。落实每位教师每学期的本科教学工作量安排。加强教学梯队建设,重视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新教师、青年教师“传、帮、带”指导制度,为教师个体的教学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强化合作意识,促进团队进步。

四、建设任务

(一)标杆教研室建设(40个)

1.规范教研室管理,健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各种教学文件及档案材料(包括听评课、教学检查、评教、试卷评阅和档案管理等),并严格执行、完整记录。

2.支持建设510个虚拟教研室和510个名师工作室,实现“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共同提高、资源共享、均衡互补”的创新型教师发展模式。

(二)标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30个)

1.优化课程教学团队,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课程负责人的培训,能肩负起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大纲和教案修订、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等工作任务。

2.深化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承担跨学科、跨院系合作交叉课程的任务,推动校企联合开发的产教融合示范课程建设。优先支持混合式教学改革团队、课程整合教学改革团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团队、国家级课程教学团队。

(三)标杆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建设(20个)

1.推动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大力推动和支持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改革,真正做到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树立先进实验实践教学理念和文化,建立先进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标准,实现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鼓励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立一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未来学院、校企联合实验室、协同育人基地。

(四)标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0个)

1.建立健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积极参与校内专业评估的指标内涵制定,积极推进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本科专业的质量和水平。完善专业负责人制,团队高级职称占比高于4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占比高于40%。国家一流专业优先支持。

2.积极承担与其它高校的联合学位专业建设任务,促进医工融合本科专业改革,打造“新医科新工科”或“新医科新文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五、管理模式与评选程序

(一)管理模式

基层教学组织原则上依托相关专业、课程(群)、教研(实验)室(系)建设等,归所属教学单位管理,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基层教学组织备案和师资队伍建设,教务处在业务上对基层教学组织予以指导,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负责基层教学组织考核评估,党委宣传部负责标杆基层教学组织的典型宣传。

(二)评选程序

“十四五”期间每年年底,学校开展百个标杆基层教学组织评审。标杆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评选程序为先建设后评审模式。依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基层教学组织申报、院(部)初评推荐、学校评审三个环节。

1.各院(部)基层教学组织根据依照《广东医科大学标杆基层教学组织认定标准》(附件)的认定条件和要求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并对近三年来的基层教学组织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申报。

2.各院(部)依照《广东医科大学标杆基层教学组织认定标准》组织评审团对本单位申报标杆基层教学组织的组织进行综合评价(按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报教务处。

3.教务处组织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院(部)推荐的标杆基层教学组织进行评审和认定。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为副组长,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等为成员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管理、考核等工作进行总体规划。教务处为秘书单位,负责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指导工作。

(二)条件保障

1.学校加大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经费支持力度,各教学单位要从划拨经费中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2.对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承担的相关工作折算工作量(或提供相应津贴)

3.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

(三)激励保障

1.学校对审定为标杆基层教学组织授予“标杆基层教学组织”荣誉称号,并予以表彰。

2.在校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或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立项评审中,学校对标杆基层教学组织团队主要成员给予政策倾斜。

3.学校将把标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情况作为教育督导检查、教学水平评估、专业综合评估、品牌专业验收等的重要指标,纳入学院(部)年度考核指标中,并根据省级文件相关要求,择优推荐省级立项。

4.学校每年以工作纪实、个人专访、课堂展示等形式对标杆基层教学组织集体或个人的宣传报道不少于2次。


附件:广东医科大学标杆基层教学组织认定标准
















 

附件10-1

广东医科大学标杆基层教学组织认定标准(试行)

项目

评估内容

     

评估等级

A级标准

A

B

C

D

1

1.1价值引领

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全过程





1.2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开展情况优秀





1.3师德师风

建立了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1.4体美劳教育

社会实践、体美劳教育、困难帮扶等专项教育情况优秀





2

2.1工作计划与总结

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与总结材料规范齐全;工作计划落实好,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2.2规章制度与执行

各类规章制度健全,严格执行,无教学事故等违纪违规情况





2.3岗位职责与履行

岗位、工作职责明确; 各项工作落实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4会议与纪录

定期召开会议,会议主题明确;记录完整规范,内容符合要求





2.5档案资料管理

各类教学文档资料分类整理,摆放整齐,管理规范





3

3.1教学大纲(含实践教学)

承担的所有课程有教学大纲,编写规范,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2教材选用与评价

使用国家规划教材、新教材或高质量教材(含实践教学教材),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运行好





3.3教学任务落实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各项教学任务落实好,任务分配合理





3.4教学运行

严格执行课程进程计划,严格遵守教学工作纪律,教学日历、日志填写规范





3.5考试管理

根据考试大纲(结合题库、试卷库)命题;考后及时进行试卷的批阅、分析,成绩登录无误;考试试卷、答卷、试卷分析等材料规范存档,保存完整





4

4.1教学信息与反馈

全面收集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及时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





4.2教学过程检查

定期开展听评课、专项检查和抽查,检查材料和记录完整





4.3教学质量分析

符合教学实际,教学质量改进提高的措施切实可行





4.4教学考核与分析

命题难易度、题量、题型合理,与教学大纲要求一致;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





4.5教学质量测评

教学质量测评认真,符合教学质量监控要求;学生评教优良率在90%以上





5

5.1课程教学改革

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更新及时,实施效果好





5.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课程教学积极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5.3教研活动

专题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8次以上,主题明确,记录完整,取得较好效果





5.4教学研究与成果

主持学研究项目3,或公开发表教学与教学级以上教研究论文5篇。





6特色与成果

在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及质量控制、教学研究与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组织建设或以上项目未涉及方面的特色与成果





评价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









备注:

1.评价内容24个,每项评价等级分为A、B、C、D,分别对应优良中差四级。

2.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标准如下:

优秀:A≥22,C≤2, D=0,教学及管理特色鲜明;     

良好:A+B≥23, D≤2,教学及管理有特色;

合格:D≤4;  

不合格:D≥6

3.基层教学组织成员师德师风有问题,或基层教学组织没有开展课程思政

教学活动,判定为不合格。

附件11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

优秀青年博士引进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学校高水平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实现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目标,实施“百名优秀青年博士引进计划”聚焦学校高水平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中重点学科以及新生态人才需求,每年全职引进百名青年博士,汇聚一批优秀学术人才,全力建设一流人才队伍,高水平医科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根据学校发展需求和学科布局,每年全职引进青年博士100名左右,重点引进已在相关学术领域展露头角、具有学术发展潜力和学术领军人物潜质的青年人才。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聚焦学校事业发展,确定人才引进方向路径

1.明确人才需求。聚焦学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学科建设“123N”建设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方案需求深入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学校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及所需人才情况摸清底数,明确要求确定招才引才方向路径。

2.压实引才责任。发挥各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的主要作用,发挥好人才引进责任考核清单作用。签订年度人才引进目标责任书,对人才引进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不担当、不作为的,予以通报。

(二)拓宽引才渠道,扎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1.加大常年招聘优秀博士人才宣传力度。发挥中国教育在线、海外博士人才网、硕博人才网等媒体的作用,积极推广学校人才招聘简章。拓宽宣传、猎才渠道,开展线上云上人才见面会活动。拓宽引才渠道。积极研究探索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吸纳人才,不拘一格,多种方式,引才引智。

2.向全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和设置有医科的大学研究生院等定向发送招聘计划。收集全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和设置有医科的大学研究生院、就业指导中心的电子邮箱,系统发送学校常年招聘优秀博士人才计划,加强沟通与联系,意向比较明确的可到校专场招聘。

3.充分发挥学校校友会的作用。发挥校友总会、海外校友会的作用,积极借助学校人才引进“伯乐奖”优惠政策,积极发动知名优秀校友推广学校常年招聘优秀博士人才的情况。

4.积极发挥校内教职工宣传优势。利用近年来引进的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博士优势,积极建立海外境外人才基地,加强沟通联系,加大海外境外人才引进力度。发挥校内教职工对学科同行的了解,积极向自身同行、母校做好宣传,特别是发挥近年来引进博士的作用,具体落实每名博士推荐13名优秀博士人选到人事处。

5.改革博士后制度储备人才。利用博士后政策资源,结合国家和省市博士后计划支持项目,修改完善《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将博士后队伍作为师资队伍的蓄水池和后备军,推进博士后与专职科研队伍一体化发展。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探索博士后校地双向联合培养,特别是学校的直属医院和非直属医院及主要教学医院。依托海洋医药研究院等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将博士后培养与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有机结合。

(三)深化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做好人才引进服务保障

1.每季度召开人才联席工作会议。联席会议主要由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召集,由各学院(部)院长、书记、党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办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后勤保障处负责人参加。围绕近期人才工作问题,讨论研究人才发展事宜,解决人才发展问题。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科专业为载体的人才工作联动机制

2.开展人才工作深调研工作。以学院为主体,定好调研课题,到标杆医科大学和同类医科大学进行招聘博士人才工作和人才体制机制调研学习交流。

3.优化人才引进服务流程。起草《广东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引进问与答》,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的各项流程。借助“人才驿站”平台,做好博士入职的欢迎工作,给一份入职礼包。加强和后勤保障处沟通,做好人才房安居工作。

4.加强省级部门沟通联系,加快人才入职进度。对收到博士的档案加快整理和完善,对缺乏的材料进行一次性告知,提交到省人社厅市场处后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早日拿到入职批文。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术委员会对人才评价的作用,加快对人才引进和人才政策的修订力度。

(二)加强部门协同。人才工作是系统工程。相关)要各尽其责,强化服务。要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配合和沟通协调,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力推进,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协调解决人才引进中涉及的各类问题,切实解决人才在引进培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督查考核。发挥学院在人才引进的主要作用,发挥好人才引进责任考核清单作用。对人才引进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不担当、不作为的,予以通报。

(四)加强氛围营造。充分发挥有关媒体作用,开展全方位、高密度、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对优秀典型的人才跟踪报道,重点宣传人才引进的先进典型,形成人才强校的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12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

青年学术英才引培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学校高水平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高标准打造人才生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聚焦学校高水平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中重点学科以及新生态人才需求,实施“百名青年学术英才引培”计划重点引培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团队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学术基础扎实、科研潜力突出的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全面提高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为学校高水平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围绕高标准打造人才生态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引培并举方式深入实施“百名青年学术英才引培”工程。开拓思路创新举措精准施策多方服务全力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的后续保障工作确保引培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青年学术英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确保在引培国家杰出青年、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学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省级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中取得突破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出实效”的目标。

三、主要工作

(一)制定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聚焦学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学科建设“123N”建设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方案需求摸清底数明确要求确定招才引才方向路径结合“深调研”工作,开展“急需人才岗位信息征集活动”全面掌握学校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及所需人才情况分类汇总形成《广东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向社会公布。围绕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制度组织开展高层次代表座谈交流会、高层次人才学术沙龙广泛听取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建议建立完善更适合学校人才招引实际的长效机制。

(二)拓宽人才引培渠道。积极研究探索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吸纳高层次人才不拘一格多种方式引才引智。一是开展“才聚广东医,筑梦新征程”高层次人才招引线上直通车招聘活动。大力实施“互联网人才招引”计划,每年组织开展各类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10场次以上。二是开展“登门求贤,汇聚英才”活动,从等人上门到主动上门求才的方式按校领导联系分管学院分别带队组成招才团结合学校人才需求分赴省内外高校举办专题招聘活动。三是加强与两地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服务平台积极主动参加有关人才招聘活动。四是依托校友资源在省内外建设一批人才联络基地和海外引才联络基地,常态化开展引才工作。五是举办“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兴医论坛(人才引进面谈前学术交流讲座)”“强医论坛(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会)”,为人才主动搭建团队建设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

(三)压实人才引培责任。有关学院(学科、重点实验室)、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学校党委的人才工作总体部署结合任务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克难攻坚、严格筛选把实施青年学术英才的培育作为今后工作一项中心工作立足学校实际超常规千方百计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或超额完成学校培育青年学术英才的任务目标配合学校开展好高层次人才培育考核工作。

(四)不断完善人才引培政策。完善《广东医科大学中青年博士引进和管理办法》《广东医科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育计划实施办法(修订)》《广东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启动第二批“一高一优”青年学术英才培育计划同时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制度体制激发人才引培活力抢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大机遇。

(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签订人才引进目标责任书,压实用人主体责任,激发学院(学科、重点实验室)引才育才聚才的动力完善引培人才的政策措施。支持学院学科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进而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学院。

(六)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引进人才储备库整合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职务晋级、能力提升、人才交流等政策打造绿色通道提供发展平台扩展发展空间打出组合拳最大限度给予政策倾斜最大限度满足人才发展需求。协调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引进人才购房租房、子女就学、户口落地、社保参保等工作为来湛、莞的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统筹推进发挥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下设引才工作专班学校党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推进学校百名青年学术英才引培的全面工作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建立任务清单、工作台账督导推动工作落实等各项具体工作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学院(学科、重点实验室)要根据此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协同推进落实对照时间表、任务书,主动作为、加快推进。

(二)精确统计,摸清底数。对学校各学院、学科,特别是海东新校区等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准确掌握底数确保青年学术英才的引培工作科学精准人事处负责学院(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招聘统计研究生院负责预留引进高层次人才(三类以上给予博导资格五类以上给予硕导资格)的情况统计后勤保障处负责储备周转用房统计发展规划处负责高层次人才引进经费预算统计。

(三)完善机制,凝聚合力。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人才工作办公室与有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学院(学科、重点实验室)配合对推进中涉及重大难题、重大政策,主要指标落实通过召开联席会协调解决一般性工作推进由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协商研究解决涉及重点人才情况由领导小组组长协调研究或提请分管校领导协调解决。建立联合推进机制,出台《高层次人才服务办法》,党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办公室)与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科技处、财务处、后勤保障处、研究生院等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加强对接沟通查摆高层次人才引培工作中的短板和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引才工作。

(四)加强督导,严格考核。对人才工作开展情况、指标落实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以确保督导落实效果各学院(学科、重点实验室)主动对接主动汇报每月完成各项数据和工作进展情况,请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建立“月报告、季调度、半年总结”推进机制,确保年内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目标。

(五)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建立人才工作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广东医校报、电视台、湛江发布、东莞发布等媒体以及就业信息平台动态发布学校对各类人才需求量和岗位信息大力宣传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工作的政策待遇、创业环境及时公开有关工作进展和典型经验搭建好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桥梁纽带菅造全校关心、支持和参与人才建设工作的良好环境。
















附件13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

党员教师先锋选树计划”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根据学校党委《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百名党员教师先锋选树计划”,推动党员教师带头攻坚克难,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力争经过3年左右努力,选树100个党员教师先锋岗,按照广东省党内表彰实施办法,在每年七一期间开展表彰。大力营造“一岗一旗帜”“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树立先进党员典型,不断增强党员教师的党性观念及服务意识,促进党员教师队伍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提速进位,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

二、创建时间

2022年—2024年

三、岗位条件

(一)学科攀峰十佳党员先锋示范岗

紧扣学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入贯彻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大会精神,自觉服从、服务于学校学科发展大局,在学科建设领域起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配合学科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第二轮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第六轮学科评估、ESI学科培育等;自觉着眼于学校学科群建设的需要,服从于学科群发展目标,持续开展学科攀峰党员先锋岗创建工作。《广东医科大学“学科攀峰党员先锋岗”创建、培育及“学科攀峰党员先锋示范岗”评选工作细则》由党委组织部组织实施。

(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党员先锋

选树在科学施治、救治成绩突出的,在精心开展照护、护理成效显著的,在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研发等方面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有贡献的,在积极开展卫生心理防疫、服务复工复学工作富有成效的,及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其他党员先锋。根据《关于开展广东医科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党员先锋评选表彰工作的方案》由党委组织部组织实施。

(三)“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选树在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明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亲和力强,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双带头人工作室”党支部书记。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学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有力彰显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促进“双带头人工作室”党支部书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整体提升。具体条件及实施细则由党委组织部公布实施。

(四)十佳党课示范课教师

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展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精神,从“党课开讲啦”活动中发掘优秀党课教师和优秀授课人,打造一批富有特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精品党课,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和党性修养。具体条件及实施细则由党委组织部公布实施。

(五)管理提效党员先锋岗

选树政治素质高、执行能力强、工作质量优、作风态度好,在服务举措、制度创新或者项目推进中取得工作实效实绩,推动学校中心工作落到实处的管理干部队伍党员先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践行初心使命,把本职岗位作为实践平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励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具体条件及实施细则由党委组织部公布实施。

四、工作要求

各基层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要扎实推进“百名党员教师先锋岗”创建工作,夯实创建示范活动的主体责任,及时总结固化示范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营造全校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以创促建、以创提质、以创争优,推动工作上台阶。

各基层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的意识,激发党员当先锋的内生动力,在工作中主动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引领全校党员教师争先创优,自觉接受全校党员群众的监督。

全校党员教师要以此次“百名党员教师先锋岗”创建活动为契机,在工作中见贤思齐、对标争先,以实际行动赓续初心,增强广东医人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为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14


广东医科大学“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

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百名

教书育人先进典型选树计划”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动学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根据《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广东医科大学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聚焦落实立德树人为党育人根本任务,把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和宣传作为推动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激励广大教师争创先进、树立标杆,为建设声誉优良、风清气朗、自强自信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总体目标

开展年度最具学术影响力的教师、教学名师、教学十佳、师德标兵、抗疫先锋(先进个人)、我最喜爱的老师我最喜爱的导师等先进典型的选树、培养、宣传推广工作长效机制,在学校选树一批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新时代教师先进典型,形成创优争先、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教师牢记立德树人初心,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推动在全校形成赶学比超的浓厚氛围,进而在全校形成“遍地开花满山红”的生动局面。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遵循教师发展规律,把握正确的评价导向和舆论导向,深化学科攀峰、教学强质、科技攻坚、管理创优等党员教师先锋岗创建工作,开展年度最具学术影响力的教师、教学名师、教学十佳、师德标兵、抗疫先锋(先进个人)、我最喜爱的老师我最喜爱的导师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坚持突出过程的原则。通过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帮助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主动挖掘教师优秀品质,提供发展成才平台,正确引导,精心培育,探索过程培养的运行模式与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实现从“学习典型到争当典型”的过程转换,更有效达到教师优秀典型所具备的优秀素质。

(三)坚持典型推广的原则。一个典型一面旗,典型代表着方向,体现着形象。积极广泛深入的宣传先进与典型,建立典型推广的常规化机制,为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示范标杆,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实施步骤

主要包括前期孵化选拔、中期帮扶培育、后期表彰宣传等三个阶段,各阶段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选树系统。

(一)积极储备,做好前期孵化选拔。各单位各部门根据《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广东医科大学关于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的意见》和“10个100”实施方案,发现和发掘一批思想觉悟高、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教师和教师团队进行重点培育,建立先进典型培育储备库和工作档案。

(二)因人施策,分类实施典型培育。“10个100”实施方案各牵头部门,要制定先进典型的选树标准。各单位各部门对照选树标准,按照教师的发展潜力和特点,着力把教师培养成在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管理服务、治病救人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先进典型。

(三)用活载体,做好表彰宣传推广。坚持教书育人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纳入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进一步丰富宣传方式,通过举办“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教师节颁奖典礼,创办“树人大讲坛”,编辑《师魂礼赞》优秀教师事迹集,综合运用授予荣誉、事迹报告、媒体宣传、创作文艺作品等方式,着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比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谋划组织实施。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对先进典型选树培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强整体谋划和统筹实施。要在选树、培育上下功夫,在助力教师发展上做文章,创新工作理念、改革工作方式、方法及手段,增强教师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二)凝聚共识,强化过程精准培养。先进典型培育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包括前期孵化选拔、中期日常培育、后期宣传监督这样一个完整体系,各个阶段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各单位各部门要强化对教师的过程培养,通过对教师的精准培育,切实增强教师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搭建平台,激励典型脱颖而出。要利用不同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积极搭建各种平台,精心实施“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使更多优秀教师涌现出来,在争创典型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激励和自我构建,并以此带动新的先进典型。

(四)创新方式,建立健全评价体系。要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确保选树典型经得起考验,真正做到教师先进典型精神立起来、事迹热起来、受众动起来、形式活起来。





















抄送:各单位、各部门,工会、团委,各民主党派,侨联。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          2022年95日印发

关闭窗口
通知 更多>>
· 关于开展广东医科大学2023... 2023/04/17
· 关于开展“党课开讲啦”活... 2023/04/11
· 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校党建研... 2023/03/27
· 关于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 2021/06/07
· 关于对学校各民主党派、统... 2021/06/07
· 关于公布“学党史、悟思想... 2021/06/07
· 关于我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 2020/09/17
· 关于贯彻执行《广东医科大... 2020/01/14
· 关于印发《广东医科大学党... 2016/05/26
· 关于印发《广东医科大学领... 2016/05/26
联系我们 更多>>

 广东医科大学组织统战部